先將兩顆大顆的臥式無極性換成Mcap的MKP,聲音稍厚,至於頻寬、解析則持平,不遜於原本零件但聽不出太大的進步,腦筋動到crystal旁的無極性,於是再到唐竹找電容。晃到唐竹門口一推開門,蔡大哥跟一位客戶在抬槓,在一旁我把數位蟬拿出來,被那位先生認了出來,「這是我大學時候出的機子耶」那位氣質溫文的先生說到,當下甚喜,幾語聊過,與他表明我此行的來意後他建議我用MIT,我聽到MIT心下登時一陣慌愕,印象中爬過文MIT的癖性不易調教搭配,我說「這高頻會不會太亮,我不敢用」,那位先生則說「RTX用在數位線路上不會刺耳,細節很多,聲底很迷人。」鑒於建立在實作經驗上的誠懇的建議,決定一試。
MIT RTX 0.1uF 400v:
裝機後拿run了幾小時,聲音細節變多,並不是解析度大躍進的那種level up,以前沒聽過的細節自然地浮現,除了樂器之外的其他聲音自然明顯地呈現出來,隨手抓起一片CD,王力宏的不可能錯過妳,甫一開聲,只覺過去的壓迫感少了許多,人聲感覺離麥克風遠些,刺耳的頻段收斂許多,雖然大音量仍有些不耐,但遠比以前easy多了。試了這麼多,也不敢說很多啦,總之嘗試過的那些零件補料,不是聽感前後差異不大,就是音響性提升卻更刺耳難耐,這回雖不抱持著降低不悅耳頻段的希望而只是純粹想動動烙鐵,但卻碰巧讓我try到了不久前的執著點。MIT它並非完全解決刺耳的全頻段,標題似乎不太符,青玉案中的驀然回首確實是有的,但燈火闌珊處的她還只是部分,其實真正的她究竟是圓是扁在我心中目前仍沒有一個具體確立的實形,音響性與耐聽度似乎仍找不到能共同存在的所在,這兩點可以是分居天平的兩端,一端下降另一端勢必上升,卻無法兩邊同時上升。
鑒於以上經驗,再去唐竹拿了四顆RTX,換上後現在run了半天,改變如上所言,至於所衰減的刺耳頻段,經過較長時間的認識與run in,發現衰減的頻段大約是男聲那一段,若是爬得高些的女聲或鼓點擴散尖刺的那種頻響則仍是過亮的,但關於這部分我想不一定是電容本身的問題,應是耳擴與耳機本身的問題才是,日前看到某篇文指出K701、02這系列的高頻在輸出上有個頻段呈現詭異的突出,這點感到好奇。
run in中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