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復G1000這個project已經進行了三個多月,在這期間為了把聲音調整成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向,陸陸續續試了許多零件上的搭配,現在整個計畫慢慢步入尾聲,我想是時候可以發篇文了。

DSC_0032_Fotor02.jpg

據父言,這對G1000今年五月邁入她誕生以來的第24個年頭,05年以後便很少使用,靜靜的在客廳一角度過了幾乎無聲的十年。兩三年前,剛剛開始玩耳機的時候有打開來聽聽,只是有一個聲道沒聲音,當時也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也不清楚維修的門路和費用,就還是回去玩耳機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發現有一聲道沒聲其實是前級故障,把訊源跳過前級直入後級後,發現雖兩聲道皆有聲但非常悶且刺耳,到了幾乎無法使用的地步,即便如此,同上回,仍舊不知該如何處置,故繼續擱著。後來玩玩各種補料,會動烙鐵了,也對零件、線路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這半年來覺得時候到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恰好又有時間,遂決定修復這對speaker。

因為以前曾用過後級接功率衰減器來推耳機,可以確定從訊源到後級都是正常運作的,所以悶和刺耳的問題一定出在喇叭。一開始茫無頭緒,完全不知道是哪邊出了問題,打開背板後發現分音器上的一些零件狀況不甚佳,有兩顆電解電容在本體和接腳連接處有點漏液,另外有幾顆電感的鐵芯脫落。漏液的兩顆Bennic 20uf無極性屬於低音分頻線路,我猜也許它們的衰退造成分頻點下移,使得頻段不均,因此聲音變得刺耳,到唐竹找了兩顆Mcap換上去,但聲音仍依舊刺耳。再次回到唐竹向蔡大哥請教,會不會是電感故障了呢?蔡大哥說只要把鐵芯固定回原處基本上就正常了,我依言試著用電火布和束帶把鐵芯綁回去,只是刺耳問題仍沒有解決,真正的故障點仍沒有排除。繼續找問題,分音器上其他的薄膜電容損壞的機率應該不高,想想只剩下單體是最有可能的了,測量過每個單體的阻抗之後,發現兩邊的高音單體阻值都是無限大,很明顯都燒壞了,把兩顆Scan D2010拿到延平南路的豪陞音響維修,師傅看了看,建議我直接買新的單體來用,修過的聲音和原來會有一些音色上的差異,且D2010是Scan經典的入門絲質高音,到現在仍有生產,貨源無虞,唐竹就有在賣,價格約兩千多,維修的話要600,考慮價格後決定先用修的擋一下。修好後用了一陣子後左聲道的高音又不行了,有一天打開突然堂音又不見了,於是去唐竹拿了一顆新的,外觀上看不出來和舊的有什麼差異。

DSC_0028_Fotor_Fotor.jpg

中音單體是定製的,也許是其他單體廠代工的。這要找到新的替品難度增加不少,祈禱他能再戰十年。

DSC_0021_Fotor_Fotor.jpg

全部的單體,那顆低音尺寸不小,雖然G1000只需要小功率就能唱出夠大的音量,但是若要能夠控制好那顆低音,足夠的功率是必要的。

DSC_0025_Fotor_Fotor.jpg

順便看看箱體。上方是中音的腔室,裡頭塞滿了海綿。高音單體放在一個挖空的木塊裡,兩側是低音反射恐。其餘空間是低音的腔室,體積佔了幾乎四分之三,內裏黏上大片的瀝青膠帶,再放上海綿。箱子本身的重量不會非常重

DSC_0030_Fotor_Fotor.jpg

DSC_0031_Fotor_Fotor.jpg

至此,這對叭已經可以正常的運作了,不過在拆換單體的過程中也發現到一些問題,像是跳線的狀況已經相當糟糕了,箱內線也有可以進步的空間。

聽著修完的G1000一陣子,慢慢地把自己完全浸泡在他的聲音之中,發現,該怎麼說呢,好像遇見一個許久未曾謀面的老朋友一般,是熟悉的,只是時間長了,難免和印象中變得有點不一樣了。G1000是耐聽的,可以讓人一連聽六小時的聲音,溫和文雅,紋理的刻畫不特別強調,可以唱得很大聲,大場面可以撐得起來,箱音稍重,透明度沒有非常好,聲音都悶在喇叭裡面,上下的頻寬比起現代叭而言是相對遜色的。想稍微調整一下他的調性,整體有點太鬆軟了,質地可以強韌一些,動態俐落一點,而低頻則要更收斂一些,這個聆聽空間本身在某幾個頻率會有駐波,整間轟轟叫,再者後級每邊20W的功率在驅動那顆大口徑的低音時,雖能提供足夠的量感,但控制力卻總讓人覺得有力不從心之憾,另外若能讓小音量播放時的細節刻畫更強調些就更好了。當然這些問題大抵都不是透過零件的更換所能根治的,相對於做空間處理或換擴大機,換零件僅僅只是微改變而已,但即便如此,線材、零件仍是相當有魅力的,可以玩的搭配組合多,且實際玩起來的經濟負擔也較換器材小。

DSC_0005_Fotor_Fotor.jpg

先看看分音器,照片是在換完低音的兩顆電解電容之後拍的,從Bennic換成Mcap,聽不出太大差異。原廠配的其他白色電容是金屬化薄膜電容,聲音其實不太差,音色自然,是構成Spendor個性的要素之一,和我在這裡試過的一些發燒電容相比,雖然低頻略微鬆軟紊亂,解析也低了一個檔次,但整體差距並不甚大,大概像是80分和90分的差別。

DSC_0007_Fotor_Fotor.jpg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得比較清楚,我用束帶將鐵芯固定,雖然難保有誤差,不過擋著用倒是可以,和完好的另一邊相比聽不出太大差異。其它廠家好像比較少使用這種外觀看起來像EI變壓器的電感。

再來是一些電容的聽感。

DSC_0015_Fotor_Fotor.jpg

Mundorf MKP,放在低音單元分頻線路,整體而言聲音的表現和原來配的電容差距不太大,質地再細膩一些,音色在Mundorf的產品裡算是中性的,很安全沒有什麼癖性,不過也缺少了點驚喜。

DSC_0014_Fotor_Fotor.jpg

新版的Solen MKP,加拿大製,放在中頻。跟Mcap MKP作為對照,音色和Mcap相比稍微偏冷一些,Mcap略微豐腴了些,新的Solen是清朗一派,很喜歡這樣的聲音,雖然音響性並不是更高出一個檔次,但是有種很吸引人的透明感。

DSC_0013_Fotor_Fotor.jpg

舊版的Solen MKP,法國製。由於新版的Solen深得我心,打算高頻全上,所以一次全買齊了,後來才發現不一樣,原來有新、舊版之分。舊版的聲音和新版真的差蠻多的,中頻很厚實,有點油滑不強調解析,音色暖且黃,標準的管機聲,不是我想要的走向。都換上去了才發現,已經來不及了哈哈。如果調換成中頻用舊版而高頻用新版也許會比較適合吧,延伸應該會好一些。

DSC_0009_Fotor_Fotor.jpg

Mundorf EVO,放在低音和中音。有一天去管迷和Alex先生買錫,和他聊到Mundorf的電容,他說新一代的EVO在價格上已經壓到和MKP差不多,而聲音的表現更勝MKP,於是拿了幾顆來試試。一開始坦白說還蠻糟糕的,透明度很差,原廠電容的表現都還好一些,雖放在低頻circuit裡但中頻有些刮耳,定位也有點紊亂。牙尖嘴利的WF前輩曾寫到,鋁箔電容聲音輕浮,此言當真不假,Mcap EVO有著Mundorf獨特的音色,但不是非常耐聽。然而隨著使用時間推展,run了好一陣子,唇齒音收斂了不少,而有一些優點漸漸浮現了,聲音的骨架、體質明顯比前面的MKP都好得多,定位、前後縱深還有真實度有著和原廠電容比較之下相對明顯的進步,動態更是放開了,在音響性上真正跨出一階了,但就音色而言,他不像無癖的Mcap MKP來的易與人近,也不如新版Solen那般清新透明。幾經考慮,在低音、中音用上。

DSC_0016_Fotor_Fotor.jpg

這是最終的定版。高音舊版Solen,中音新版Solen和Mcap EVO,低音Mcap EVO和MKP。銲錫使用Mundorf Supreme金銀錫,個性強勢、動態大,音色是濃濃的Mundorf味,有可能會有太亮太刮的問題,所以酌量用,其他銲點就放Wonder。

內線的部分也斟酌了許久。想讓高頻延伸更好、增加更多資訊量,同時保有一定的耐聽度,本來打算放QED Reference Silver Anniversary鍍銀喇叭線,但和永翊老闆討論後他不建議我用在箱內,因為鍍銀線有相位差,喇叭內部建議用純銅或純銀線,避免相位差的問題會造成日後調聲上的困難,最後選用熟悉的Qunex 6,雖然有著OFC的缺點,質感不若OCC或PCOCC,毛邊稍微多了些,密度、分離度也沒有那麼好,但是乾淨而沒有什麼染色的聲底、明亮的色調和偏解析的風格,卻不是單晶線所能詮釋的;再者,價格比起單晶線要便宜多了,這其實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哈哈哈。不過事後想想,也許在高音走線換成放WE布線高頻延伸會更棒。低音單體用Cardas的漆包線,收斂氾濫的低頻,量感確實地變少,更加深沈,更富紋理,走向完全是我想要的,是整個過程中我覺得放得最好的部分,唯一的小缺點是不Q了。

至於箱外線的接駁,是Monster M1喇叭線直入低音,再從低音分別接至中音、高音,中音走PCOCC,高音走WE布線。

在這裡做個小結,短期內大概不會再動它了,時間過得很快摸著摸著幾個月就過去了,之後去中部念書就不太有機會聽到了,希望他在家裡可以繼續唱個十幾二十年,懸邊啊,拜託你要撐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北美黃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